当前位置:首页 > 枫杨植物志 > 正文
垂柳
浏览:次 / 发布日期:2017-03-09 09:17:27 / 来源:
别称:水柳(浙江),垂丝柳(四川),清明柳(云南)
科属:杨柳科柳属
拉丁文名:Salix babylonica L.
简介:乔木,高达12-18米,树冠开展而疏散。树皮灰黑色,不规则开裂;枝细,下垂,淡褐黄色、淡褐色或带紫色,无毛。芽线形,先端急尖。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9-16厘米,宽0.5-1.5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微有毛,上面绿色,下面色较淡,锯齿缘;叶柄长(3) 5-10毫米,有短柔毛;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,斜披针形或卵圆形,边缘有齿牙。花序先叶开放,或与叶同时开放;雄花序长1.5-2 (3)厘米,有短梗,轴有毛;雄蕊2,花丝与苞片近等长或较长,基部多少有长毛,花药红黄色;苞片披针形,外面有毛;腺体2;雌花序长达2-3(5)厘米,有梗,基部有3-4小叶,轴有毛;子房椭圆形,无毛或下部稍有毛,无柄或近无柄,花柱短,柱头2-4深裂;苞片披针形,长约1.8-2(2.5)毫米,外面有毛;腺体1。蒴果长3-4毫米,带绿黄褐色。花期3-4月,果期4-5月。
产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,其他各地均栽培,为道旁、水边等绿化树种。耐水湿,也能生于干旱处。在亚洲、欧洲、美洲各国均有引种。
多用插条繁殖。为优美的绿化树种;木材可供制家具;枝条可编筐;树皮含鞣质,可提制栲胶。叶可作羊饲料。
高大落叶乔木,分布广泛,生命力强。是常见的树种之一,垂柳也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行道树,观赏价值较高,成本低廉,深受各地绿化喜爱。主要分布浙江,湖南,江苏,安徽等地。小枝细长下垂,淡黄褐色。叶互生,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8~16cm,先端渐长尖,基部楔形,无毛或幼叶微有毛,具细锯齿,托叶披针形。雄蕊2,花丝分离,花药黄色,腺体2。雌花子房无柄,腺体1。花期3~4月;果熟期4~6月。种子细小,倒披针形,长1-2mm,黄褐色或淡灰黑色。表面有纵沟,顶端簇生白色丝状绒毛,长2-4mm,成团状包围在种子外部。
柳的花都是单性花。花没有花被,只有一个鳞片。柳的雄花有两枚雄蕊,两个蜜腺。柳的雌花有一枚雌蕊,一个蜜腺。柳的花虽然没有花被,色彩不鲜明,但具有蜜腺,是借着花蜜来引诱昆虫传布花粉的,所以它是虫媒花。而杨的花与柳的花很相似,结构也很简单,但是没有蜜腺,不能分泌花蜜引诱昆虫传布花粉,只能借风力传布花粉,所以它是风媒花。
杨和柳均属杨柳科,但在植物学上是有严格区别的。它们有不少相似的地方。例如都有毛毛虫样的花序(柔荑花序),这种花序有雌雄之分,老熟时整个脱落,雌花序中的果实裂成两瓣,具有白色茸毛的种子就随风飘散出来。又如“沙里栽杨泥里柳”,杨、柳都易栽易活,可进行无性繁殖,随便折一枝条插进泥土里,很容易生根发芽。但长期的无性繁殖,会使杨树的生活力逐渐削弱,因此,有时得用播种育苗,进行有性繁殖。 但是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。
4月中旬左右,杨柳絮漫天飞舞。外出往往会被柳絮团团包围,衣服上、脸上、包上,连睫毛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。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或吸入柳絮、杨絮、花粉等物质后,容易引起流鼻涕、打喷嚏、呼吸急促等症状。柳絮“飞雪”来了,我们到底该怎么办?
在文学上,好多人把杨和柳混在一起,叫做杨柳。春天,许多树木还没复苏,杨和柳已经抽青发芽了。“杨柳依依”、“春风杨柳万千条”、“隔溪杨柳弱袅袅,恰似十五少女腰”,诗人们把杨和柳同春光相联,还把它比作婆娑婀娜的少女。但诗人们笔下的杨柳,实际上说的都是柳。
在文学上柳的含义丰富,如赏柳
清明是踏青的大好时机。《武林旧事》记载:“清明前后十日,城中仕女艳妆饰,金翠琛玉,接踵联肩,翩翩游赏,画船箫鼓,终日不绝。”踏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看柳,这点,从许多关于清明的诗词可以看出来,如,宋人吴惟信《苏堤清明即事》:“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”
喻柳
柳是美好的象征。柳叶初生,似睡眼刚展,故称“柳眼”。
李商隐《二月二日诗》:“花须柳眼各无赖,紫蝶黄蜂俱有情。”女子秀眉细长为柳叶,喻为“柳眉”。
王衍诗《甘州曲》:“柳眉桃脸上胜春”。女子身腰若柳条柔软,故称“柳腰”。韩屋诗:“柳腰莲脸本忘情。”
晋代卫灌的书像柳叶,世称“柳叶篆”。柳絮散落为絮绵,又称“柳绵”。
晏殊《寓意诗》:“梨花院落溶溶月,柳絮池塘淡淡风。”苏东坡有“枝上柳絮吹又少,天涯何处无芳草”词句。
咏柳
历代诗人以柳入题,歌咏不绝。古代的《诗经》中所写的“杨柳依依”,早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。唐以后,咏柳的诗词名篇迭出,如“柳絮飞来片片红,夕阳方明桃花坞”,“依依袅袅复青青,勾引春风无限情”等等。但是在咏柳的诗词中,把柳树的柔美形象描绘得最真切动人的,要数唐代贺知章的《咏柳》: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;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”
爱柳
春秋时,有个柳下惠,原来不姓柳,因为很爱柳才改姓,于是,他的后代都姓柳了;
东晋陶渊明,特意在堂前栽了五棵柳树,自号“五柳先生”;
北宋欧阳修曾在扬州平山溏掘土种植柳树,人称“欧公柳”;
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萨的大昭寺前栽植一柳树,后人名之为“唐柳”;
明末清初的蒲松龄临泉卜居,泉边栽柳,便自称“柳泉居士”;
清末名将左宗棠出征西北时,命令军队在河西走廊沿途种柳,长达数千里,人称“左公柳”。
现代画家丰子恺曾将屋子取名为“小柳屋”;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也特别爱柳,他的书房叫“寒柳堂”,其著述编为《寒柳堂集》。
 

小枝细,下垂。


柳叶


垂柳雄花序


垂柳雌花序


蒴果长3-4毫米,带绿黄褐色。


种子细小,上有白色绒毛,称为柳絮。

上一篇:蓖麻
下一篇:垂丝海棠

枫杨主页    |     枫杨概况    |     校园动态    |     学生发展    |     学科建设    |     招生快讯    |     教师论坛    |     枫杨东校区    |     郑州外国语学校     |